近幾年,新聞報導許多公眾人物發生猝死的事件,職業涵蓋知名藝人、公務員、警察、企業家、司機等,其中不少人是處於青壯年時期,讓人不勝唏噓。此類事件頻繁發生,因而喚起民眾對心因性猝死的重視,甚至就醫尋求諮詢。本篇回顧中華民國心律學會心律不整衛教網心因性猝死的衛教資訊,及整理最近相關的衛教新聞報導,希望提供給大家基本重要心因性猝死的保健知識。
什麼是心因性猝死 ?
猝死 (sudden death) 依照 1970 年世界衛生組織、1979 年國際心臟病學會、及美國心臟學會的定義為:不論原因,在症狀發生後 24 小時內死亡,稱之為猝死;而其後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修正為發病後 6 小時內死亡都統稱為猝死。亞東醫院劉芫宏醫師更明確提及,心因性猝死 (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是指在症狀發作後一小時內,因心臟原因突然發生無預期的死亡。
心因性猝死的盛行率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醫療政策與媒體公關委員會主委翁國昌教授,在國家網路醫藥採訪指出,根據全球相關研究,大於 35 歲的成年人,心因性猝死盛行率約0.1% - 0.2%,換算全台每年奪走約 2 萬 3000 人至 4 萬6000 人的性命。而 50 歲過後,若合併有心臟疾患,其機率更可能高至每年 10% - 25%。
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鐘法博指出,心因性猝死若無緊急處置,可以出院的存活率僅5%~10%,而且在發生時多達 9 成伴隨心律不整。另外一方面,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統計,台灣約有 50萬人有心律不整的問題,每年有將近萬人因嚴重的心律不整而就醫,最嚴重的後果是心因性猝死。
心因性猝死的症狀
心因性猝死總是來的那麼突然,那麼發生遺憾之前,身體是否會有一些徵兆來警告我們呢 ? 根據研究指出,發生心因性猝死且有目擊者的病人,其先驅症狀與狹心症或心肌梗塞相關者幾乎占了一半,其中大部分是胸痛,其次是無任何症狀或僅輕微不舒服,極少數病人會以呼吸短促、頭暈或心悸來表現。
另外我們知道,心因性猝死通常伴隨著心律不整,而且絕大部分是惡性心室心律不整 (ventricular arrhythmia),包括心室頻脈與心室顫動。所以,我們平時也要注意有無心室心律不整的臨床症狀,如心悸、心跳停了一拍或多跳一拍、呼吸短促、胸痛、頭暈、昏厥。
心因性猝死的原因
心因性猝死直接致死原因主要來自於惡性心室心律不整,不正常的心跳過速使心臟宛如空轉,輸出血液不足造成腦部及身體各器官缺氧而陷入昏迷,最終心跳停止。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網站新知委員會主委盧彥佑主任表示,心因性猝死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心血管疾病、心臟結構問題、先天性心臟病及其他少見原因,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常見的原因有 :
1. 心血管疾病:
(1) 冠狀動脈疾病:心因性猝死大多數發生在患有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中,大部分的人其冠狀動脈被膽固醇和其他沉積物阻塞,少數人可能因先天冠狀動脈異常、冠狀動脈發炎或病毒感染 ( 如川崎病 ),進而減少了心臟組織的血液灌流,導致氧氣養分供應不足,產生心絞痛等症狀。
(2) 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疾病病人中,因為血管嚴重狹窄或血管內壁脂肪斑塊破裂,進而形成血栓阻塞血管,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可能併發心惡性心室心律不整,最後結果是心臟驟停。另外,心肌梗塞病人即使接受緊急心導管介入性治療後,心肌梗塞的組織可能會留下疤痕組織,進而產生異常的電氣迴路,導致惡性心室心律不整。
2. 心臟本身結構的問題:
(1) 心臟擴大(心肌病變):主要病變發生在心臟的肌肉組織,包含有擴張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變,導致心臟收縮或舒張功能異常,這些異常的心肌組織本身很容易導致心律不整。其中,新聞常報導因病毒感染合併心肌炎病例,就是屬於此類原因,通常導致擴張型心肌病變。而發生在年輕族群中,激烈運動後猝死的病例,可能有潛在的肥厚型心肌病變而未被檢查出來。
(2) 瓣膜性心臟病:心臟瓣膜因種種原因造成逆流或狹窄,會導致心臟擴大或心肌增厚,進而發生心律不整的風險就會增加。例如,主動脈瓣嚴重狹窄的病人,可能突然間血液打不出去,造成心輸出量減少,進而發生症狀,如胸痛、無力、或猝死。
(3) 原發性心律不整:當心臟存在有先天異常傳導神經,或心肌細胞的離子通道有變異時,心臟的電生理系統也會出現問題,如沃爾夫 - 巴金森 - 懷特氏症候群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布魯格達氏症候群 (Brugada syndrome)、長 QT 症候群 (long QT syndrome )、或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心室頻脈等。這類病人可能有遺傳的因素,容易在特殊情境下,引發致命性心律不整,導致猝死。
3. 先天性心臟病:當兒童或青少年突然發生猝死時,可能是由於出生時出現的心臟缺陷所引起的。另外,經過先天性心臟缺陷矯正手術的成年人,猝死的風險仍有可能比較高。
4. 其他:肺栓塞、心包膜填塞、主動脈剝離、嚴重電解質異常。
心因性猝死的高危險群
心因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血管 ( 冠狀動脈 ) 疾病,所以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族群,都應該要特別防範猝死的發生。這些危險因子包括:年齡、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早發性冠狀動脈疾病家族史、抽煙、肥胖、無適當運動、身心壓力等。
1. 年齡:男生在年紀大於 45 歲以上,女生在年紀大於55 歲以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增加,而心因性猝死的發生率也會隨年齡增長而增高。
2. 慢性病:國人常見的慢性病,包括三高 ( 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 ) 等,這些都是可以控制的危險因子。
3. 早發性冠狀動脈疾病家族史:定義為,若有父親或其兄弟 55 歲前,母親或其姊妹 65 歲前罹患冠狀動脈疾病。
4. 抽菸:國人普遍瞭解吸菸可能導致癌症,同時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香菸含有許多可能危害心血管疾病的物質,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以及自由基等,會使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受損,導致發炎反應,增加氧化壓力,造成動脈粥狀硬化,提高血管栓塞的機率。國民健康署統計發表,罹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男性病患中,74.5% 曾經吸菸,在發病後仍持續吸菸者更高達 38.5%。若病患能在第一次急性心肌梗塞後立刻戒菸,再次梗塞的風險能降低到與非吸菸者相同。
5. 飲酒過量:過量的飲酒會升高血中三酸甘油脂值,以及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升高、心律不整等問題。
6. 肥胖: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王宗道教授說明,正常身體質量指數 (BMI) 為 24 以下,但如果高於 27,就容易導致三高疾病。就高血壓病人而言,減重 10 公斤,就可能少吃 1 顆降血壓藥物。
7. 其他:性別 ( 男性 ),環境 ( 冬天氣溫低 ),病人本身有先前心因性猝死發作病史,心因性猝死家族史,使用非法藥物 ( 如可卡因或苯丙胺或減肥藥、藥品過量 ),營養失衡 ( 如鉀或鎂血液濃度過低 ),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腎病等。
心因性猝死如何預防 ?
由上述內文可知,心因性猝死最重要的病因為冠狀動脈疾病,其餘為心臟結構問題、先天性心臟病及其他少見原因。國民健康局呼籲有三高、肥胖、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家族遺傳心血管疾病之高危險群,要落實下列六大行動:
1. 掌握三高、腰圍數值:提醒民眾應定期測量三高及腰圍,民眾可利用免費成人健檢找出危險因子,40 ~ 64 歲民眾每 3 年一次,65 歲以上則每年一次。
2. 揪團運動,預約健康:適當的身體活動可以提升體能狀況,規律運動更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國民健康署建議「五三一」原則,每周平均運動五天,每天平均三十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 110 次以上,或做到些微喘還能說話的運動強度。
3. 健康飲食,多蔬果:國民健康局推動「天天五蔬果,三餐飲食聰明吃」,希望民眾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增加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喝白開水取代喝含糖飲料;儘量少吃零食宵夜及甜點;同時三餐正常並且要均衡飲食,以及吃東西時細嚼慢嚥,維持每餐八分飽。
4. 節制飲酒,絕不過量:依據美國心臟學會對飲酒的建議,男性不宜超過 2 個酒精當量 (drinks/day),女性不宜超過1個酒精當量,每個酒精當量為15公克,約相當於啤酒 360 毫升,葡萄酒 120~150 毫升,高粱等烈酒 30~40 毫升。
5. 成功戒菸,遠離心臟病:吸菸者在戒菸的二十分鐘後,血壓會降低,心跳也減慢至正常的頻率;戒菸 8小時血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濃度減半,氧氣濃度回到正常值;戒菸 2 週至 3 個月得到心臟病危險性開始下降,肺功能開始改善;戒菸 1 年後罹患冠狀動脈疾病機率可減少一半。呼籲吸菸者一起來展開戒菸行動,並可善加利用醫療院所提供戒菸服務。
6. 辨別心臟病發作警訊:一旦出現疑似症狀如胸悶、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壓迫感、胸痛、呼吸困難或感覺消化不良、心悸、冒冷汗,合併暈眩、疲倦無力、噁心、嘔吐等症狀發生,應儘速就醫接受檢查和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再送醫接受治療。
另外,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廖英傑醫師指出,惡性心律不整除了可以用藥物控制來預防之外,有些特定的心律不整也可接受經導管電器燒灼治療。另一方面,有些病人有裝置植入式體內去顫器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CD),因為它可以及時治療大部分導致心因性猝死的惡性心律不整,被視為緊急救命的植入式裝置。醫師會藉由篩選出高風險病人,如心肌病變、心肌梗塞病人合併左心室收縮功能不良者、心因性猝死倖存者、或高危險性心臟遺傳性疾病等,來裝置 ICD 以達到初級或次級預防心因性猝死。
發現有人猝死時,如何緊急處理 ?
心因性猝死發生時,病人已無行為能力,所以旁觀第三者的緊急處置為病人能否存活的重要關鍵。汐止國泰醫院心臟內科盧彥佑主任說明,若有目擊家人朋友或路人發生猝死時,我們可以做哪些緊急處置?
1. 儘早識別心因性猝死:需確認昏厥病人意識是否喪失 ? 病人是否有自主呼吸及心跳 ?
2. 儘早呼救:同時撥打 119 請求支援,因為越早醫療專業人員介入進行「現場急救」及「緊急運送」,猝死病人的存活率越高。
3. 早期心肺復甦:心肺復甦術是政府提倡救人的全民運動,猝死病人若沒有及時施行心肺復甦術,則存活率每分鐘將下降 7% - 10%;如果及時施行心肺復甦術,前述每分鐘下降存活率則會減半。
4. 早期除顫:心因性猝死通常伴隨著惡性心室心律不整,而電擊正是可以使心臟恢復正常心跳的方式。文獻指出,因突發性心律不整而導致猝死的個案,如能在一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7 將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AED) 設置於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供民眾搶救時使用,可降低心因性猝死病人到院前的死亡率。
心因性猝死發生總是讓人措手不及,藉由本篇希望讓大家對心因性猝死有更深一層的認知。對於一般民眾,期許養成良好健康生活習慣及定期健康檢查,以達到初級預防的效果;而已經有心臟疾病或發生過心因性猝死的病人,在配合醫師治療之下,做到次級預防的目標。
Reference
1. Al-Khatib SM, Stevenson WG, Ackerman MJ, Bryant WJ, Callans DJ, Curtis AB, et al. 2017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Executive Summar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Circulation. 2018 Sep 25;138(13):e210-e271.
2. Myerburg RJ, Castellanos A.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death. In: Braunwald E, ed.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Philadelphia, Pa:WB Saunders;1997:742-779.
3. de Vreede-Swagemakers JJ, Gorgels AP, Dubois- Arbouw WI, et al.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n the 1990'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the Maastricht area on incid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urvival. J Am Coll Cardiol. 1997;30:1500-5.
4. Priori SG, Blomström-Lundqvist C, Mazzanti A, et al. 2015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Endorsed by:Association for European Paediatric and Congenital Cardiology (AEPC). Eur Heart J. 2015;36:2793-2867.
5. 胸悶、胸痛等症狀別輕忽!以免猝死找上門。康健雜誌 2019/01/18; 作者 : 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蔡佳醍
6.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
7. 公共場所 AED 急救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