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新知 News

希氏束起搏 (His bundle pacing)

    在不可逆的心跳過緩上,永久性心臟節律器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療方法;然而若長時間使用傳統放置在右心室端的電極進行起搏治療,卻在諸如 DAVID、 MOST 等研究中被發現會對心臟功能有不良的影響。 要克服這種不良作用的方法,包含 (1) 心室再同步治 療、(2) 減少右心室起搏的節律器演算法、(3) 改變電極位置。心室再同步治療在美國心臟學會 2018 的治療指引中,當個案有房室傳導問題且左心室功能不佳(36-50%),若超過 40% 的心跳需要依賴節律器起搏時,將是 class IIa 的證據等級建議考慮直接進行心室再同步治療;而改變演算法的部分則是有讓節律器於 AAI 與 DDD/VVI 模式之間自動轉換(reverse mode switch / 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 或是動態調整 AV delay(ventricular intrinsic preference / AV hysteresis)等等的方法減少右心室端起搏治療;而最後改變電極方法裡,最直接的就是把電極放在房室傳 導系統上,進行永久的希氏束起搏治療(His bundle pacing, HBP)。 

  希氏束起搏在電刺激時,可以根據是否有直接 起博右心室分為選擇性(selective HBP, capture His alone)與非選擇性希氏束起搏(non-selective HBP, capture His + RV);若在有希氏束及蒲金氏維束傳導障礙(His-Purkinje conduction disease, HPCD)的個案上,則進一步根據電刺激是否能同時起搏並修正發生障礙兩側的傳導束支,分為有矯正(with correction) 與無矯正(without correction,圖一)。非選擇性希氏束起搏由於直接刺激了一部分的心室中膈,所以這 類的個案在心電圖上通常會提早興奮心室並帶有一 個 delta 波,然而這可能會造成其預後比起選擇性希氏束起搏較差;Beer 等人觀察 350 位成功進行希氏束起搏的病人,並根據是否能選擇性希氏束起搏進行分組並觀察其預後,於完成手術後會先進入三個月的觀察期調整節律器設定和起搏能量,三個月後觀察 12 導程心電圖是否有 delta 波分為兩組,在約 2.9 年的觀察期間中,選擇性希氏束起搏組有 19% 個案 達到包含死亡與心臟衰竭住院在內的主要療效指標, 而非選擇性希氏束起搏則達到 35%,儘管有趨勢偏向選擇性希氏束起搏組較好,但結果未達到顯著意義 (S-HBP: 23/118,18%; NS-HBP: 81/232, 35%, CI: 0.87- 2.20, p=0.17,圖二)。由於 Infra-nodal AV block 並不容易達到選擇性希氏束起搏,未來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知道是否真有差別。 

  然而即便只考慮達成非選擇性希氏束起搏(NSHBP),有時也很難光靠 12 導程心電圖和右心室中膈起搏進行分辨,因此近期 Jastrzębski 等人嘗試用電刺激偵測絕對不反應期(ERP)的方式來做分析。多數的狀況下希氏束的絕對不反應期較右心室要長,因此當從希氏束起搏的電極給予 S1S2 刺激時,理論上會出現一個希氏束已達到不反應期但右心室尚未達到不反應期的狀況,此時會由較長 S2 刺激的非選擇性希氏束起搏波型(His + RV)隨著 S2 縮短轉為單純 心室起搏波型(RV,圖三A);而在正常竇性心律下, 正常傳導路徑中希氏束較右心室提早去極化,若兩者的絕對不反應期相差不大則在給予希氏束起搏的電極 早期刺激時,就有可能僅去極化希氏束而不影響右心室中膈,這意味著當早期刺激逐漸縮短時,可能由非 選擇性希氏束起搏波型(His + RV)轉為選擇性希氏束起搏波型(His alone,圖三 B)。Jastrzębski 在 36 人次的非選擇性希氏束起搏研究中,僅有兩位個案的希氏束較右心室有較長的絕對不反應期,在前述第一種電刺激模式下除了兩位絕對不反應期特殊的個案, 其他人都出現預期的變化(34/36, His+RV → RV); 然而在第二種電刺激模式中,則僅有部分個案出現相反的變化(20/34, His+RV → His; 11/34, His+RV → RV; 3/34, His+RV → His+RV)。利用電刺激法可能幫助未來臨床醫師判斷是否成功希氏束起搏。

Reference

1. Beer D, Sharma PS, Subzposh FA, et al. Clinical Outcomes of Selective Versus Nonselective His          Bundle Pacing. 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2019;5:766-74.

2. Jastrzebski M, Moskal P, Bednarek A, Kielbasa G, Vijayaraman P, Czarnecka D. Programmed His        Bundle Pacing. 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 2019;12:e007052.

3. Vijayaraman P, Chung MK, Dandamudi G, et al. His Bundle Pac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8;72:9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