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報告,接受外科手術的心房顫動患者,約八成患者可以在五年後維持正常心律,更有約三分之二的患者無須任何抗心律不整藥物輔助治療。
Matthew Henn醫師來自美國的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他和他的團隊回溯分析在此醫學中心,運用Cox-Maze IV術式治療心房顫動的成果後,在今年八月於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發表此一令人讚賞的成果。
在這項分析中,團隊發現若術前心房顫動的時間越久,將是治療失敗的重要因子。Henn醫師說,Cox-Maze IV術式已經是外科醫師對付心房顫動的最佳治療選擇,越早接受治療,成果越好。團隊中的另一位資深成員,Ralph Damiano醫師說,在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患者,都是在別的醫院被評估為不適合接受導管電燒,因而轉介而來的患者,所以處理起來困難度相當高。那些人是不適合接受導管電燒的患者? Damiano醫師說,包括左心耳有血栓,心房顫動時間已經很久,左心房擴大,患者合併二尖瓣疾病等。雖然手術還是比導管電燒的傷口來得大,但是高成功率,以及近年來已漸趨微創的手術處理方式,仍讓此團隊的醫師對此治療充滿信心。
Cox-Maze術式與傳統外科用手術刀分割心房後再縫合的方法不同,雖然仍需要開胸,但是在心房裡面卻結合了射頻電燒和冷凍治療的方法來治療心房顫動。自一九八七年起,五百七十多位患者在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接受了這項術式,術後第一年到第五年能維持正常心律的比例分別為92%,88%,87%,81%,以及73%。無須用藥也能維持正常心律的比例分別為81%,78%,77%,69%,以及61%。在這些患者中,運用一種特殊術式“boxed lesion set”--也就是把整個左心房後壁隔離起來的特別術式—的患者,術後能維持正常心律的比率更高。
Damiano醫師說,跟導管電燒比較起來,外科手術治療心房顫動雖然傷口比較大,但是開一次就能成功,也較能維持長期戰果。反觀導管電燒卻可能需要反覆治療。在這麼多年的經驗之後,運用最新版,也就是第四版Cox-Maze術式的患者,術後五年仍能維持正常心律的比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八,難能可貴的是,無論何種心房顫動都能夠維持戰果。導管電燒若只燒一次,五年後能維持正常心律的比率頂多達到三成,由此可看出外科手術的優異性。Damiano醫師還補充說,和導管電燒不同,手術治療還順便可以移除左心耳,有效預防中風,這是導管電燒難以匹敵的。
但是這項成果卻引發嚴厲的評論,來自維吉尼亞大學的Rovert Hawkins醫師與Gorav Ailawadi醫師指出,若需判斷手術與導管的優劣,通常需要前瞻性的研究來區辨。但是現在這類資料非常少。先前曾有一項稍具規模的前瞻性研究,名為FAST (the Atrial Fibri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Surgical Ablation Treatment)試驗。這項前瞻性的試驗指出,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不用藥物而能維持正常心律的比率,較導管電燒要高,但是外科手術的併發症,卻遠比接受導管治療的患者多很多。這兩位醫師更進一步指出,在這次聖路易華盛頓所發表的回顧性研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充滿不一致性。成果雖看似美好,但是患者罹患心房顫動的種類區分卻不嚴謹,手術方法也不盡相同,射頻電燒與冷凍治療的術式和能量設定也不一致,甚至連術後追蹤的方法也因人而異。這些情況都讓判讀這項研究的評論者產生疑惑。可以肯定的是,導管電燒絕對不會因為這篇文章就屈居外科手術之下風,光是沒有對照組的選取偏差問題,就足以駁倒這篇論文。但是這兩位醫師的評論仍然有些手下留情,他們在評論的最後指出:“還需更多研究來驗證外科治療心房顫動的優越性,但至少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資料讓外科治療的角色更加堅實,而且無論患者的左心房有多大都能治療。”他們是如此寫道。